185-0822-7772
四川海輝千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雙流區東升街道藏衛路南二段699號附6號1層
電話:185-0822-7772(王)  
189-8000-5257(佘)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成都弱電公司訊:
建筑行業是最需要被互聯網變革的行業,因為這是最大的大數據行業之一,卻也是當前最缺少大數據的行業。
當前,國務院發布《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正式吹響大數據應用號角。對已經身處BIM和“互聯網+”浪潮的建筑行業而言,如何處理和用好海量的工程相關數據,是實現信息化變革的最關鍵因素。
行業大數據壁壘待破
《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健全創新體系,鼓勵相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大數據協同融合創新,加快突破大規模數據倉庫、非關系型數據庫、數據挖掘、數據智能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大數據關鍵共性技術,支持企事業單位開展大數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
建筑行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建筑全生命周期內會產生海量數據。2018年,我國在建項目達60余萬個,其中房屋新開工面積18億平方米,而每個項目都會涉及建設方、總包方、分包方、材料設備廠商、勞務公司、設計院、監理方、政府部門等,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有公開資料顯示,平均每個建筑生命周期大約產生10T級別數據,相當于630萬部《紅樓夢》。
在從事工程項目經管多年的國有建筑企業某負責人王理看來,現階段建筑企業還缺乏對信息化的有效應用,無法通過傳統方法經管海量工程數據,從而實現精細化經管。經管的支撐是數據,項目經管的基礎就是工程基礎數據的經管,及時、準確地獲取相關工程數據就是項目經管的核心競爭力。建筑行業大數據應用和BIM普及的核心,是基于企業核心數據的積累、存儲和經管。
“現在很多國外公司想進入國內做建筑行業信息化,目前國內做得很有規模、很深入的公司也比較少,但很多企業都想借大數據和云計算這些新技術變革的機會努力做一些創新。”有行業分析師表示。
不過,王理分析認為,對于建筑行業的大數據挖掘來說,存在天然的行業壁壘。“首先是數據維度比較復雜,簡樸來看,既有建筑類數據,如建筑造價類數據、建筑結構類數據、建筑施工工藝類數據、建筑材料類數據,也有經管類數據;其次是我國的建筑法律法規和對專業的要求與國外不一樣,各省市的建筑行業法律法規都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建筑行業的大數據挖掘成了一個高門檻行業。”他說。
信息增值改變行業“玩兒法”
雖然入門很難,但是大數據對建筑行業的改變非常大。《意見》也指出,要充分熟悉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重要性。
以傳統的工程造價咨詢公司為例,擁有100個造價人員的公司至少會有兩個人專門做詢價,即找材料價格,而一個咨詢師的年成本約30萬元,兩個人就是60萬元。從收集材料廠商數據的成本來看,收集一個廠商的信息,大約一年需要140元,而目前國內的建筑材料生產廠商有約79萬家,要把這79萬家的材料信息收集回來,成本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