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822-7772
四川海輝千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雙流區東升街道藏衛路南二段699號附6號1層
電話:185-0822-7772(王)  
189-8000-5257(佘)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成都弱電公司訊:
近期,各地不少政府部門與騰訊公司就智慧城市建設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截至目前,騰訊已與近20個城市簽下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協議,阿里系的“互聯網+城市服務”戰略首批已經在12個城市落地,其今年的目標是覆蓋50個城市。過去幾年,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潮下,各方參與者有力推進了基礎設施建設,但也暴露出投資主體分散、難以形成合力、運營經管效率低下等問題。隨著PPP模式(PPP即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是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一系列模式的統稱)的發展,互聯網巨頭憑借資本實力以及在平臺運營、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優勢,將極大地促進智慧城市發展,智慧城市發展將從“補建設”向“補運營”轉變。
收益不明
大餐變成“燙手山芋”
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劃、建設、經管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與城市轉型發展深度融合的產物,體現了城市走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本質需求。隨著我國城鎮化加速發展,每年有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大量人口流入引發的部分地區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平安隱患等“城市病”問題日益嚴重。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各地城市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在去年印發的《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智慧城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創新社會經管、維護網絡平安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智慧城市”在國家決策層面以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其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成為眾多企業希望爭奪的“大餐”。
“智慧城市”建設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所需資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體,涵蓋投融資、建設、運營、監管等過程。傳統的政府自建自營模式已經遠不能滿足投資需求,更多的資金需要由企業和融資機構去籌措,將市場機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設已經成為必然選擇。財政部發布的《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要盡快形成有利于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發展的制度體系。運用PPP模式解決“智慧城市”建設的資金問題已經是大勢所趨。
然而PPP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卻雷聲大、雨點小,目前還鮮有成功的案例,甚至成為相關企業“燙手的山芋”。其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政府動力不足,在政府地方債務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的情況下,很難投入資金進行增量建設;另一方面是來自企業的焦慮,由于“智慧城市”建設往往缺少明確的收益時間和收益尺度以及驗收尺度,企業的收益存在不明確性,風險較大。這些原因導致了企業和政府很難達成共識。
有專家認為,無論是PPP模式,還是融資租賃模式,從企業角度來看,要著眼增量的同時兼顧存量。也就是說建設方企業要主動幫助地方政府卸下包袱。好比給政府牽線搭橋去做一些融資租賃,或者把政府原有的一些存量項目,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的增量項目都放到PPP方案里面,以此幫助政府用長周期、低利率的資金來置換地方債務中短周期、高成本的部分,以減輕地方政府債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