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822-7772
四川海輝千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成都雙流區東升街道藏衛路南二段699號附6號1層
電話:185-0822-7772(王)  
189-8000-5257(佘)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成都弱電公司訊:
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實際上多數還只是健康管家的角色,與智能醫療的概念相距甚遠;未來假如打通醫療數據的互通互認,可穿戴醫療設備也許會迎來新的爆發點。
近日,成都一家可穿戴醫療設備生產商橙意家人推出橙意鼾癥檢測儀2.0,并在成都朝陽醫院發布睡眠呼吸整體解決方案,試圖打破穿戴設備產品目前浮于表面的健康經管模式。
使用者佩戴該款檢測儀手表,經過7小時的睡眠,可以采集到血氧、脈率等數據;在手表與手機通過APP關聯后,數據可以傳到醫生的電腦終端。醫生根據手表收集的數據完成專業的診斷后,向用戶手機反饋詳細的報告。
通過與線下三甲醫院在臨床使用方面的合作,橙意鼾癥檢測儀連通設備使用者、APP和醫生,形成了一條監測—治療—康復的醫療服務閉環生態鏈。
成都朝陽醫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在發布會上表示,橙意鼾癥監測儀的相關數據與臨床導睡眠圖金尺度相似率達到95%以上,可作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篩查判斷,并提供初級診斷的可靠依據。
據悉,橙意家人本次的產品發布會是國內首個落地在三甲醫院的移動醫療項目發布會。
市場研究公司IDC預計今年可穿戴設備銷量將由去年的2640萬元增長173%至約7210萬元。聽風平安衛士裔云天則表示,可穿戴設備的下一個突破點很可能是在醫療健康領域。
醫藥戰略規劃專家史立臣告訴筆者:“現在的可穿戴醫療設備還處于探索期,離成熟期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市場之所以如此火爆,緣于大家都在炒這個概念,可能是為了融資,也可能是為了做市值經管。”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繁榮只是假象,各種健康監測設備,看起來貼心,實際上多數都是淺層的健康管家角色,與智能醫療的實質概念相距甚遠。由于其功能“雞肋”,且過于同質化,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將不能給消費市場帶來長久的吸引力。
移動醫療軟件易問醫CEO王臻也有同樣的看法:“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大都偏向于大健康,今后的發展方向應該向醫療靠攏一些。未來肯定會有市場,但不僅要被廣大的用戶接受,還要被醫院、醫生接受,這確實需要一些時間。”
超過300億美元的市場
目前在電商平臺搜索可穿戴手表、手環等可穿戴產品,品牌不下百種。
6月4日,華為宣布在美國市場發售TalkBandB2智能手環,同時與美國舊金山的一家可穿戴設備創業公司Jawbone達成戰略合作。今后華為可穿戴產品的數據將整合入后者的UP應用生態圈中,其UP平臺目前已經有3000多個應用,為用戶提供從健身指導到連接家庭溫度計在內的諸多服務。
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發貨量達到1140萬部,同比增長200%,連續第八個季度實現增長。
根據易觀智庫提供的數據,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在2018年的規模為22億元人民幣。2018年,AppleWatch的正式上市將會極大**整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的增加,預計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35.6億元人民幣。
出門問問市場總監陳思諾向筆者透露,他們的Ticwatch手表從6月3號發布以后一共不過一周時間,目前在京東眾籌的銷售情況比預計的要火爆得多,總金額已經超過了600萬元人民幣。
“從Ticwatch的銷售情況來看,爆發的這個時間點比預計的更加提前,說明市場期待真正好玩好用的可穿戴設備。”陳思諾說到。
從資本市場的流向也能窺見目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火爆程度。
在近日橙意家人的新品發布會上,橙意家人宣布將牽手阿里云,推出國內首個云上醫患互動鼾癥平臺。
早在去年,小米即以2500萬美元注資九安醫療,占股20%,之后便推出iHealth智能血壓計。
目前,蘋果、三星、谷歌、索尼、高通等國際企業都在可穿戴醫療市場重點發力,軟硬件方面以及生態系統方面都有所建樹。國內企業除九安醫療之外,歌爾聲學、長信科技等企業也都相繼推出了可穿戴醫療產品。
市場調研機構HIS預計,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銷售額將從2018年的97億美元增長到336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2.9%。